
微信扫一扫
00-品牌的起源
品牌英文“Brand”,来源于古挪威文“Brandr”,是灼烧的意思,古时候的 牧场,人们通过灼烧印记的方式将自家牲畜与他人的区分开来,标记私有财产;到了中世纪欧洲,一些手工艺匠人开始使用在产品上打烙印的方式标记手工艺品,作为识别生产者和产地的标识,这就形成了最初的商标,为消费者提供担保,为生产者提供法律保护,保障利益各方的权益。
通过了解品牌的起源我们发现,商标、标识最初的产生就不是为了好看为了美观,为的是起到识别和符号的作用。
后来为什么会追求美观了呢?这是因为在过去大部分人都不会写字、画画,需要做标识都会找专门画画的人,慢慢把设计工作承包下来后, 从美术出发的设计师就有了追求更好看的习惯。
品牌的起源来源于符号,随着发展,演变成了传播符号学。
01-传播符号学
符号首先得是一个符号或者图形,并且一定要有意义的承载,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
中国银行的logo——中正、饱满、带有银行属性
浦发硅谷银行logo——具有科技性、未来感,有别于传统银行的风格感受
得到App logo——反传统、复杂化(传播符号)
创建一个成功的品牌,不仅要有好的设计,还要有传播效应。
品牌设计的关键任务是将品牌形象所要传递的意义准确传达给消费者,并以此对消费者产生购买决定的影响。
02-品牌的识别
随着商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和品牌团队越来越发现单单从一个图形上很难去表达品牌诉求,视觉感染力是有限的,慢慢发展出了品牌识别的概念。
五感
品牌识别是有形的,对消费者感官造成冲击。我们可以看见它、触摸它、拿起来、听见它的声音、看着它移动。品牌识别会增强视觉感知、突出品牌差异,让消费者体验到蕴含其中的大创意。品牌识别是将不同元素融入到整套系统中。
举例:苹果电脑开机的声音——听觉
商场、酒店特有的香氛——嗅觉
可口可乐的口感——味觉
无印良品的初棉质感——触觉
现在,品牌已经不局限在视觉维度上传递信息,更多的需要从多个维度,多个方面增强用户对品牌的感知。
品牌设计,终归的要为品牌体验服务的,通过视觉化语言与用户沟通。
万事达——800万logo升级
图形简化为两个圆,希望用户仅仅通过两个圆就能识别出万事达,更多在延展应用上,都以圆为核心元素,在宣传上,万事达还增加了声音的识别(代入到使用场景中)
我们发现,品牌设计已经不仅仅是从图形视觉角度做设计,需要我们以更多的维度去思考,让用户感知品牌,需要设计师更多维度感知的调动,这让我更加认可设计师需要沉入生活,不好好生活就做不好设计。
03-品牌视觉识别系统
我们建立了视觉元素后,还要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
VI手册——版式规范,作为模板使用。
识别手册——保障品牌的一致性、系统性、灵活性
识别手册更多关注实际的使用场景,更多照顾用户体验。
视觉识别系统是运用系统的、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
一套标准的视觉识别系统,核心要素要有哪些?
以魅族为例:
标识——logo,icon——超级符号
传播时重要的载体是文字,中文、英文字体——风格与logo保持一致
广告版式页面——规范logo、传播文字的位置、形态等(建立版面的骨架、结构)
产品上的形象使用——魅族的核心产品是手机,品牌logo在手机上的应用效果和规范
色彩与辅助配色的使用
图片风格,应用在终端的海报需要体现亲和力时是什么风格,需要应用到技术推广时则需要科技、未来、简约感
09-02
09-02
08-26
08-10
08-10
08-09